一定不要错过目前火热好书《荒年全村啃树皮,她有空间满屯粮》,这本小说男女主角是叶宁宁,主要讲述了:这些果子带回家糖渍起来,既能当零嘴,说不定还能跟谢昀换些别的东西。下山时,她看见一群孩子围在枯树下,正踮脚去够树梢孤零零几片嫩叶……叶宁宁把摘来的莓果洗净晾干后装进陶罐,撒上了最后一些白糖,又用粗布封…
这些果子带回家糖渍起来,既能当零嘴,说不定还能跟谢昀换些别的东西。
下山时,她看见一群孩子围在枯树下,正踮脚去够树梢孤零零几片嫩叶……
叶宁宁把摘来的莓果洗净晾干后装进陶罐,撒上了最后一些白糖,又用粗布封好罐口。
晚饭大哥二哥下工回来,叶宁宁问道:“大哥说今日差不多挖到磨盘山脚了吧?”
“可不是!”叶大兴兴奋地说,“谢大人亲自督工,进度快着呢。就是山脚那一片全是花岗岩,镐头都崩了好几个。”
磨盘山约三百米高,水渠需从一百五十米处的山腰贯穿。按大哥描述的岩层硬度,人工凿山开挖,至少要凿三个月…
“小妹想啥呢?”叶二祥凑过来问。
“想咱们的铺子!”叶宁宁从怀里掏出地契铺在桌上。
“小妹,这是哪里来的铺子?!”二哥瞪大了眼睛看向她。
叶宁宁早就准备好了这个问题的解答:“我前些天做了一些吃食送给特使大人,他很喜欢吃,就送了三间铺子给我。”
可是她轻飘飘的语气显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,尤其是二哥。
别看他平日里粗线条,但是真遇到事他也知道用脑子思考。
他瞅着房契:“一点吃食就换来三间铺子?还是东城临街的铺子……”
叶宁宁只好继续解释一通:“那特使大人从昭京而来,娇气得很。还记得我连续去了几日不?就是给他做吃的了,他不差钱,人也大方,吃得开心就甩给了我三间铺子!”
刘氏看着房契有些嫌弃:“给铺子干啥?不能吃不能喝的,叫我说还不如给银子实在,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!”
叶宁宁摇头,不赞成大嫂的观点:“银子花了就没了,而铺子可以生钱。”
“怎么个生钱法?”全家人好奇地问她。
“如果说咱们不做买卖,可以把铺子赁出去,赚租赁啊,但是——”叶宁宁说到这里,顿了一下,看向众人,“我想开铺子做生意。”
“做生意?!”众人皆是一愣。
第二日,叶宁宁揣着房契来到了城里。
三间连排铺面位于城东官道,是谢昀亲笔圈的位置。
按照房契上的位置,她顺利地找到了铺子。
她试了试谢昀给的黄铜钥匙,“咔嗒”一声便打开了锁。
隔壁茶肆的伙计听见动静探头招呼,“您是东家吧?您这铺面打算……”
“我打算卖些稀罕吃食,今儿个先过来收拾一下。”叶宁宁笑着回道。
以后就是邻居,关系好了生意更好做,便又说道:“等开张了,请您先帮忙品尝一下。”
茶肆伙计听到是卖吃食,跟自己家营生不冲突,心底的敌意瞬间去了大半,忙客气应着“好说好说”。
叶宁宁把三间铺子挨着打量了一些,心里开始筹划:“这间卖土豆制品,这间卖山货,靠近茶肆的这间拿来卖稀罕吃食最合适……”
她忽然发现第三间铺面后竟带了个小院,院中有口活水井!
这对她来说,简直就是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,还是纯肉馅儿的!
她看着铺子里光洁的柜台,仿佛已经看到络绎不绝的顾客。
等水渠通了,可以大规模种植山药和土豆,然后把加工搞起来,到时候这三间铺子定能日进斗金!
官道上尘土飞扬,一队运送石材的劳工正往磨盘山方向去。
磨盘山脚,烈日炙烤着新垒的渠基。
谢昀负手而立,仰望着陡峭的山壁。
月白色的锦袍上已沾满尘土,却掩不住通身矜贵气度。
“世子啊……”刘大人擦着额头的汗,官袍后背湿透了一大片,“下官翻阅过《水部工事则例》,穿山凿渠至少需三月工期。若按原计划绕行山麓……”
“刘大人。”谢昀打断了他的絮叨,“您看这山岩纹理。”
他指向一处裸露的岩层,“若在此处开挖,恰好能借天然裂隙贯穿山体。”
刘舜顺着望去,只见灰白的岩壁上确有道细微的裂缝,不由惊讶这位养尊处优的世子爷,何时懂起地质来了?
“下官只是担心这穿山通渠的工期……”刘舜捻着胡须欲言又止。
这乡野之地,实在艰苦,他只想尽快完工早日回京复命……
他瞥了眼不远处监工的县令王富旺,那胖子正瘫在树荫下,活像一条脱水的鱼。
谢昀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一眼:“刘大人连日在工地辛苦了,便如回城休沐两日吧!”
“下官……下官多谢世子体恤。”刘舜深深作揖,转身看了王县令一眼,“就麻烦王大人备车了!”
王富旺见状赶紧从座椅上爬起来,一边擦汗一边命人快去备马车。
“特使大人,下官就先送王大人回城了。”王县令躬着身子,一副恭敬的模样。
谢昀挥了挥手。
待二人的马车远去,谢昀嘴角的笑意渐渐敛去。
他转向暗处:“去告诉叶姑娘,明日丑时,试爆第一炮。”
树影中传来凌风的应答声,紧接着是衣袂破空的轻响。
叶宁宁从铺子出来,刚锁好铺门,忽然察觉背后巷口有道黑影一闪而过。
她不动声色地假装整理裙摆,打量着墙角刻着三道新鲜划痕,抬脚拐进窄巷。
凌风一身玄色劲装,抱拳上前:“大人说是时候了……“
叶宁宁点点头,从怀中掏出块粗布,利落地蒙住自己眼睛:“走吧,规矩我懂。”
来到暗桩,叶宁宁摘掉蒙眼布条,挽起袖口,开始制作火药。
她先将硝石倒入石臼细细研磨,然后与硫磺、木炭混合。
混合均匀后,小心翼翼地装进早就准备好的竹筒里,然后开始制作引线。
外面等着取火药筒的凌风看着屋里忙忙碌碌的叶宁宁,忽然觉得她比昭京城那些摆弄琴棋书画的贵女们更值得敬佩。
子时三刻,她装好了最后一批火药筒。
叶宁宁突然按住火药筒:“我要亲自去现场。”
小说《荒年全村啃树皮,她有空间满屯粮》试读结束!